【建築師之眼】歷史再造的建築聚落-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記事

2020.07
文、圖 / 李家麟建築師 (簡俊卿建築師事務所)

▼建國眷村景觀工程改造後的各戶自建大門

關於建國眷村的故事
位於雲林虎尾的建國眷村,是目前台灣唯一個被列入文資法保護的聚落建築群,屬於台灣極具特色之農村型眷村。虎尾建國眷村原為日本海軍航空隊於日治末期,為因應大東亞戰爭而建造之虎尾飛行場之軍營兵舍建築群,日本人利用此機場訓練一批批年輕的飛行員,並在戰末轉為神風特攻隊之訓練基地。
日本人為避開美軍對軍事設施的空襲,新建兵舍配置採分散式設計,營舍散落藏匿在機場南側的田野之中。日本戰敗投降後,兵舍由國軍接收保管,民國38年虎尾機場轉為遷台空軍之飛行訓練基地,這些日本時代的兵舍、倉庫空間,經簡易克難的隔間後,搖身一變,成為在虎尾機場之空勤及地勤人員眷舍,也就是後來的建國眷村,許多精彩故事就在這農村型的飛行眷村裡上演著。
在這片土地上、聚落裡,有著日本時代蓋兵舍時被迫遷台灣農民的無奈,有著被擊落俘虜的美國大兵的恐懼,有著日本神風少年飛行兵的徬徨,有著國軍飛行員反攻復國的壯志,更有著流離不安的鄉愁或催化成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這些故事和心情,有如在虎尾眷村裡上演的時空穿越劇,也是台灣歷史最真實的寫照。眷村裡曾出現的日本人、台灣人、美國人、中國人、新台灣人,也正體現著台灣文化之多元性與包容性。

▼眷村旁的台糖五分車招呼站(左);機場兵舍與防空壕(右)

▼1944年美軍計畫對虎尾飛行場及兵舍的攻擊地圖

建國眷村的空間特色
● 大東亞戰爭遺址
目前保存下來的建國一、二村裡,遣留下來不少的戰備設施遣址,包括指揮中心、通信中心、病院、兵舍、戰備水塔、唧筒室、發電機室、防空壕、防火池等。

▼佈滿彈痕的水塔(左) 與龜形防空壕(右)

●戰後空間的有機成長與改造
戰後國民政府將日本人興建的兵舍、倉庫等空間,改造為住宅使用。採簡易的隔間將一間倉庫隔成數十戶住宅單元,再加上往後數十年,家庭人口的增加,各戶自行增建,使空間有機成長,演變出充滿生命力而有趣的空間型態,配合四週的農地利用,是台灣最富特色之農村型眷村。

▼大倉庫的室內隔戶,每一門為一戶(左);有機成長後的樣貌(右)

眷村故事一:建造軍事設施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台灣人/不具名)

1943年,我十歲左右,日本來到黏菜庄北側興建虎尾飛行場,日本人的工程很用心,為了防止草地機場雨後積水,決定把整個機場用地填土墊高。日人巧妙的利用當時就有的「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五分車鐵道,將土石由西濱的海口由五分車載運至機場工地內。當時母親就在機場工地裡打工,協助將台車上運來的土卸下,每卸一車的土,日本人給3分錢做為報酬。另外日本人為了蓋兵舍,強迫機場南側數個村落搬遷,農民在不情願下搬離自己的家鄉,日本人在此興建的軍營,也就是後來的建國眷村。


眷村故事二:年輕人的戰爭

出處:佐藤宗次回憶譯文(第一分隊長兼教官/佐藤宗次大尉) 

1945年初,機場及兵舍遭受美軍空襲,我方的高砲擊傷了一架美國的飛機,被擊中的美機迫降在農地裡,我為了一睹敵軍飛行員的樣貌,特地前往本部等候消息,結果押送回一位被蒙著眼有著高大壯碩身材的美國飛行員。他一下車,馬上被帶往兵舍後方的防空壕內審訊,他的名字是 Chris Vallentine August,28歲美國海軍中尉,美加州大學出身的飛行員,今早從美國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艦起飛,他受令對虎尾飛行場進行掃射及轟炸任務,他的其他戰友,則負責執行破壞台灣鐵道的命令。事後我們將迫降的飛機以人力推至虎尾神社陳列,供台灣民眾參觀宣揚戰果。

▼眷村旁的五分車鐵道(左);迫降虎尾被俘的August中尉座機(右)

眷村故事三:大轟炸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台灣農民/陳素梅) 

1945年,我十歲左右,家就住在虎尾飛行場南側軍營邊的黏菜庄,戰爭末期是台灣物質最缺乏、生活最困苦的時期,食物受日本人的配給制度管制,大家常常吃不飽,虎尾飛行場也頻頻遭受轟炸。每當轟炸機來的時候,會先聽到轟~轟~轟~的聲音,我們就知道「大翅」來了,緊接著就是一陣的飛機掃射,我們就躲在自家建造的防空壕裡,我因為年紀小不知死活,還跑出防空壕外觀看這所謂的戰爭,看到飛機一直不斷的俯衝下來發出巨大的聲響,看到最後很害怕,才意識到若被炸到是會死人的。我們家前方的道路,被炸了四個大窟,這四個洞既深又大,最後連地下水都從窟裡冒了出來了!

眷村故事四:自殺特攻隊
出處:原田文了回憶譯文(神風特攻隊教員/原田文了)

我在1945調到台灣虎尾擔任飛行教官,這裡是一個特攻隊,我與學員們就住在機場南邊的兵舍裡(今建國眷村),每天帶領學員們進機場,在虎尾的天空中接受自殺攻擊的飛行訓練,看著這些剛從初中畢業的16、17歲少年航空兵,即將面臨死亡的召喚,覺得好可憐哦!
1945年7月,特攻學員展開自殺攻擊,身為老師的我,擔任這首次特攻行動的掩護機。還記得那天晚上七點出發時,機場的天色已經昏暗下來,儘管地面的同袍揮舞帽子歡送我們,我也面帶微笑地登上了飛機,但心裡確是充滿悲壯之情。在進擊的長途飛行中,特攻隊員們的飛機卻紛紛發生故障,許多人的飛機採取就地緊急迫降,致使飛機無法抵達攻擊點,這次的自殺特攻任務以失敗收場,但這些年輕的命是保下來了。儘管有人批評這些學生的膽小懦弱,缺乏特攻精神,但我並不怪他們。

▼虎尾機場遭受轟炸的情形

眷村故事五:台灣新故鄉
出處:作者口述訪談(建國眷村住戶/郭大春)

我先生是空軍飛行員,因內戰逐步失利,國軍開始往台灣撤退。空軍說你們要不要幹,不幹就資遣,要幹就去台灣,我先生想說若不幹飛行員要作什麼呢?因此我們決定去陌生未知的台灣,去台灣吃香蕉皮吧。我們在1949年6月抵達台灣嘉義機場,飛機一落地,晚上一行人就拉車至虎尾安置。我們是第一批住進建國眷村的人,空軍為了安置我們,已事先找人專門修好了住所。其實這些住所都是堅固的日本大倉庫,大通艙的房子,中央留設走道,兩側隔成一間一間的,一邊有8戶兩邊共有16戶,一戶大概只有十坪,窗戶是木頭的,地坪是泥巴地坪,非常克難。夏天很熱都在外面乘涼,廚房、廁所都在室外是用竹子蓋的,風會透進來的,洗澡就一盆水,吃飯就在中央走廊吃飯,很好玩,可以看到每一家的菜色,打麻將也在走廊打。由於眷舍是倉庫改建的,使用簡易的甘蔗板做隔戶牆,一絲的隔音效果都沒有,牆層縫中有老鼠住在裡頭,後來空軍總司令來視察,看到後說空軍虧待你們了,好好給你們做牆,於是隔戶牆改用竹編加糊泥巴,原本的泥巴地則糊了點洋灰,就感覺好高級喲!

後記
文化部於105年啟動「再造歷史現場專案」,納入虎尾建國一、二村為虎尾眷村文化特區,並進行空間歷史再造工作,目前已有初步景觀再造成果。現在建國眷村駐有「青年駐地工作站」、「文化駐地工作站」,不定期舉辦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利用假日前往虎尾建國眷村一遊,尋訪戰爭遺址,體會眷村空間生活,進行一趟知性與感性的懷舊之旅。

▼建國眷村景觀工程改造後的防火池

◆延伸資訊
【虎尾建國眷村】
為青年駐地工作站,主要營運推廣眷村各景點,也規劃一系列活動,歡迎民眾參與~
●地址:632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55號(活動中心)
●電話:05-633-9669
●開放時間:週三至五 14:00-17:00/週六至日 10:00-17:00

官網FB

【虎尾眷村文化駐地工作站】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成立,藉由文史工作者進行田野調查,致力紀錄與保存眷村的記憶。

FB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