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建築】建築好好玩 教育系列動畫II

2022.01
文、圖/ 鬧台妄想團隊

荷西到明鄭的建築之旅
▼星空中的台灣島,串起先民的建築智慧

序曲
    基金會延續母公司的建築志業,成立以來關注並推動建築教育,2017-2021年以山林、海洋、都市、環境保育為題,陸續至台灣各地偏鄉舉辦公益營隊;2020年有感體制內的建築教育資源有限,邀請社團法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友會做為顧問,與鬧台妄想教室團隊,製作系列《建築好好玩》系列動畫,陸續推出台灣篇五集,將台灣建築發展歷史與工法,以輕鬆有趣的動畫作為老師教學素材,預計今年暑假推出公益課程與教學包,進行全台推廣。

    台灣篇五集的整體規劃是用地理空間「點-線-面」的方式,去理解整個台灣建築發展的不同時期。第一至三集以「點」出發,第一集以原住民的神話故事為引導起點,第二集「航海台灣-荷西與明鄭的多元衝擊」呈現大航海時代的台灣透過港口這個節點,開始跟世界產生連結,第三集「文化台灣-明鄭與清的城鎮發展」明清時期人們為求更穩定的生活,生活型態開始從港口往內陸擴展,發展商行、民居、信仰。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美術呈現

美麗的福爾摩莎
    第一集「原生台灣-原住民與自然共融」動畫中,我們將建築工法分成三大類─砌、挖、築,來介紹原住民面對山、河、海,不同環境下產生出不同類型的建築形式。(相關介紹詳2021/01月號),本文從第二集大航海時代後,介紹台灣經歷不同時期、群體的經營,隨著多元文化與自然環境的碰撞,逐漸發展出多樣的建築形態,其中包含各式各樣豐富的建築材料和工法,無論是建築特色和知識的篩選,以及如何將其與時代環境發展連結,都是團隊在動畫影集製作前期所面臨的一大考驗,我們決定將動畫內容以「時代環境的改變」及「建築材料、工法的需求和改變」為核心出發點,展開台灣各個時代的建築之旅。

15世紀海賊王時期!?
    海外貿易活動使葡萄牙、西班牙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吸引歐洲各國紛紛效仿,越來越多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世紀帝國式」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在文化、貿易之間的聯繫大大增加,也就是這個時期,荷蘭人、西班牙人先後登上台灣的舞台,在港口建立商業據點,台灣正式與大航海的世界文化接軌,在此誕生。

    初登上世界舞台的台灣,帶來的不只是貿易的興盛,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漢人等各個族群在台灣島上玩起了「世紀帝國式」的競爭,於是建造防禦力強的碉堡是當時的建設重點。普遍認為這是大航海時代環境下重要的建築特色之一,於是我們挑選荷蘭人在台南安平區(當時稱大員)建造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淡水的安東尼堡(紅毛城)作為第二集的重點建築,碉堡建築除了作為貿易據點,也是防禦要塞和政治中心,進而帶出貿易活動和文化交流帶給台灣建築材料的出現與技法的進步。

    本時期建築的三大特色:紅磚、三合土與鐵剪刀。荷蘭人對台灣建築的影響除了四方形的稜堡要塞建築外,在材料上從他們的另一個貿易據點─印尼,將紅磚引入台灣,想要製作砌磚用的水泥,但由於台灣地質中缺乏石灰,於是就地取材利用糖漿、糯米汁與搗碎的蚵殼灰、砂調製出具有台灣特色的三合土,因此水泥也有了「紅毛土」的別稱。三合土的引入,開啟了台灣建築使用混凝土的習慣,往後的建築也開始使用紅磚建物。

    工法上,荷蘭人還引入了荷蘭獨特的建築技術─「鐵剪刀(壁鎖)」,一端鎖住內樑,另一端鉤住外壁,如此一來就可以鞏固桁樑與牆壁體的接合,防止桁樑因地震等外力而脫落,同時也有裝飾、避邪的作用。至今仍可以在台南一些宮廟和古民宅見到鐵剪刀的蹤影,讀者們有機會去台南時,不妨試著找一找這流傳將近400年的建築歷史標記。

▼鐵剪刀建築技術

    西班牙人1628年於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建,並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此城也就被稱作「紅毛城」。紅毛城使用特別的工法「外石內磚」,外側的牆體使用石塊,內側的牆體以紅磚構成,最外層則用石灰泥粉刷,紅毛城原先的樣貌並非我們所熟悉的紅色建築,而是灰白色,直到清治時期英國人整修紅毛城時,才將其漆成朱紅色。

    到了明鄭初期,台灣械鬥不斷、民心不穩,動盪不安的環境,導致台南孔廟的出現。當時陳永華向鄭經諫言:「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建聖廟、設學校以招攬人才,也產生「左學右廟」特殊的建築型態,此後台灣有了科舉選拔人才制度,教育使得民心逐漸穩定,經濟開始繁榮。

▼台南孔廟場設計

E-star探險台灣
    自第二集開始,我們創造了故事主角E-star,外星人E-star由於家鄉的星球發生事故,聽說地球和自己的星球很相似,於是決定來到地球深度考察,學習建築知識和歷史文化背景,以重建她的家園,在航向地球的過程中,突如其來的意外導致飛船晶片遺落,迫降到台灣,在尋找遺落晶片的同時,發現形形色色有趣的建築跟生活方式。我們希望透過E-star第三者的視角,用客觀、不一樣的角度來重新觀察我們所熟悉的台灣,除了避免偏頗,也希望能夠從舊有的認知中激發出新的觀點,讓此建築學習之旅增添更多趣味。
美術風格我們延續第一集色彩鮮明的手繪風格,配合劇情的需要,像是E-star乘著飛船從台南飛至淡水、從荷西時期穿越至明鄭時期,利用劇場表現手法的特性,不僅能用畫面呈現空間的轉換,還能進行時空的穿梭,帶領觀眾隨著E-star的腳步,穿梭到台灣各個時期探訪各地建築歷史及特色,藉由建築歷史的探索,拼湊出台灣完整的樣貌。

▼E-star意外來訪台灣

    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們,仰望星空產生了無限的想像,為星座賦予生動有趣的神話故事形象,在茫茫大海中,人們依靠星座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動畫結尾我們引用星座對當時人們的意義,繪製漂浮在星空中的台灣島,暗喻我們正在試著理解,先民們所留下的建築智慧、多樣化民族的文化累積,並重新探索、定位我們所生長的土地。

    期望讀者們透過此動畫影集,了解建築和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台灣建築並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經歷過時代的洗鍊、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環境的動盪,才造就如今我們所居住的建築。


延伸閱讀
建築好好玩-系列動畫第一、二集,搶先看:https://reurl.cc/kLYqbn
◆ 本文刊登於Jan. 2022《彩虹之境》第二十期(請點選觀看)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