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30
文、圖/基金會
從臺灣走向國際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展覽類別包括主題展、國家館與平行展。基金會在臺灣耕耘美學教育的兒童茶文化及兒童建築教育已十年光,日漸成熟發酵,建築和茶看似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實則關係密切。永續循環建築實驗所負責人方新樵建築設計師就注意到了, 早在實踐大學建築系任教期間,便以茶空間設計為建築系學生出題,今年更以主題名為:「+++TEA SPACE循環茶事」參與了臺灣平行展。基金會受方建築設計師邀請合作,策畫「+++TEA SPACE循環茶事」奉茶展演中唯一且極具特色的兒童茶會,以孩子的視野與世界分享屬於臺灣的美與風味。
基金會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帶著青年茶人們,包括社福機構的孩子,遠赴威尼斯開疆闢土,為她們開展人生難得的生命歷程。在結束7場表藝中心的吹夢茶會後,便馬不停蹄,收拾茶箱、行囊,帶著孩子搭上飛機參與這場國際藝術盛事。從臺北到威尼斯,從臺灣到義大利,2023年,對基金會及小茶人們,是多麼難忘與豐收的一年,這必然是開創下一個精采十年的源泉,因為我們的腳步更穩健了,眼界更遠大了。
▼甫從機場落地,即前往「循環茶事」茶亭場勘。

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奉茶
「這次去威尼斯辦的兒童茶會,如何呢?」,許多基金會的好朋友們在我們8月中歸國後,都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等待著我們在浪漫水都奉茶的回答。
基金會今年在兒童茶會的發展上,似乎是個得到美好答案的一年。在疫情解封,大眾能夠安心在公共場合飲食,尤其是父母也能放心讓孩子與陌生人同桌飲食後。7月底,我們首次讓孩子主導做為藝術展演的主角,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舞台,在台北市兒童藝術節期間登場「吹夢茶壺-動物藝家 森友茶會」,展演結束後三天,就飛往距離台灣約9千多公里遠的威尼斯,這是基金會首次的國外兒童茶會,也是基金會夥伴跟4位小茶人的首次異國文化與味蕾探索。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世界知名的建築展覽,與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輪流每年展出6個月,2023年臺灣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家館中,由台灣五所大學的建築系師生一同展出「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回應本次「未來實驗室」的主題。另外還有方新樵設計師所策展的「+++Tea Space循環茶事」在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中展出,核心概念是透過臺灣茶文化與世界分享臺灣的驕傲:環境的多樣性風貌、循環經濟、永續產業實力及台灣人情味,方策展人邀請十組奉茶團隊,代表臺灣從坪林、木柵、阿里山、屏東、台東、花蓮等十處的特色茶,展現台灣環境造就微型氣候下的風土味,喝茶是最好的體驗方式。而建築與茶文化是基金會推動兒童教育的兩大主軸,這樣一個建築與茶的盛會,必定要好好親身走一趟,將木柵鐵觀音的韻味及台灣印象,深刻留在孩子與一期一會的各國茶客人心中。
▼一定要到臺灣館,以行動支持臺灣建築展。

▼臺灣茶園 / 基金會首次國外兒童茶會在威尼斯建築平行展。


基金會是十組團隊中唯一的小茶人團隊與兒童茶席,從2014年開始培訓孩子學習台灣茶文化並成為茶人至今,有些孩子已經長大,我們想著帶孩子到國外,最重要的考量是安全性,還有能夠生活自理及獨立,大一點的孩子能夠藉此機會,來一趟文化交流或可說是文化衝擊。我們徵選從四年級就開始習茶培訓,今年已經高二的三位小茶人-昇蕙、佩汶、沛儒(我們想著未來該改稱青年茶人了),另一位國二生-思晴,基金會共3位由李如華執行長領軍,帶著4個青少女茶人及一位志工媽媽-佳蘋,到美麗的水都-威尼斯舉辦第一次的兒童茶會國際交流,多麼令人興奮,也帶著未知的緊張與不安。
奉茶場地「+++Tea Space循環茶事」在威尼斯本島Marinaressa Gardens,一個面向威尼斯潟湖的美麗海濱花園,展出許多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作品,其中包括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Robert Foster為難民困境而設計的「Essential Homes」。基金會選擇鄰近地理中心聖馬可廣場且距離場地走路約20分鐘的Hotel Canaletto住宿,這間飯店是18世紀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Canaletto(卡納萊托)住所,Canaletto住所溫馨典雅,空間中掛著許多他描繪威尼斯風景的畫作。而最欣喜的是飯店附上早餐,除了節省基金會開支外,能好好「坐」下來享受滿足的一餐,在這趟每天平均1.5萬步的旅程中,顯得彌足珍貴。
▼來自德國的茶客人,也體驗了擔任茶人的完整過程。

基金會在威尼斯兒童茶會前規劃練茶、英語等課程,還特別邀請藝術家蔡潔莘帶著小茶人們製作自己的回收紙藝術品,回應「循環」茶事所探討的環境議題,並成為茶席上的童趣風景。孩子最緊張的是講英文,「我一輩子沒講過那麼多英文,會的都用上了!」小茶人除了一邊奉茶外,還要在茶席上用英文向客人介紹如何品茶、鐵觀音的特色、環保藝術品,將台灣水果鳳梨乾作為最後的禮物,成為驚喜茶點。同時安排在花園外的海濱行動茶席,2位小茶人一組向來來往往的遊人,奉上鐵觀音冷泡茶跟鐵觀音糖,介紹我們是來自台灣及推廣台灣茶文化的茶席活動,邀請遊人們進入公園內體驗茶席。各國茶客人的正面反應讓我們頗為驚喜,即使在義大利這個咖啡國度,客人們對於茶的接受度很高,絡繹不絕入席的客人都躍躍欲試。台灣喜好鐵觀音熱泡時濃厚的韻味,但不適合初次接觸的外國茶客人,我們即時調整比例及濃淡,淡雅的香氣與口味大獲好評。飯店早餐及採購泡茶罐裝水的超市提供了當地人飲食指引,當地水果中有鳳梨,原以為鳳梨乾的驚喜會大打折扣,但茶客人都沒見過像花一般的鳳梨乾,對甜而不膩的滋味讚不絕口。最終,語言已不是障礙,第二日即使室內茶席也圓滿完成,小茶人們仍捨不得這難忘的交流,昇蕙拿著未分享完的冷泡茶,衝往海濱,大聲說:「太好玩了,我還要去奉茶。」這一刻,心裡挺感動的。
▼小茶人介紹關於臺灣美麗又美味的鳳梨花。

▼在海濱的行動奉茶。
▼主要奉茶的茶種為來自木柵的鐵觀音。
回飯店後的晚餐討論會,總是欲罷不能。小茶人們興奮地分享他們在茶席間遇到的趣事及困難。聽不懂外國人的英文腔調,沒法回答就保持微笑;大家太愛喝茶,一壺保溫壺的水根本不夠;有小孩喝不習慣,直接在我面前把茶倒掉;行動奉茶時一定要先說是免費的,不然客人會走避;更有愛茶人,專門來請教茶的問題。除了輕鬆的互動之外,也有「較嚴肅」的客人來考驗小茶人,沛濡就分享:「當我告訴她,我的老師教我奉茶要從心的位置,誠心地奉給客人。她的臉色就和緩了」。茶席就像人生,路途上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我們沒有辦法預期所有人的反應,但別忘記保持自己的初心與真誠。執行長給了每個小茶人在行茶及應對上的建議。
▼小茶人互助合作,共同學習成長。

這段旅途也看見小茶人們的用心及成長。佩汶堪稱是最佳外交官,錄製了各國朋友們說:「你好,台灣」的影片合輯,從茶客人、當地店家,甚至在回國班機上的鄰座義大利情侶,都在她的外交範圍,方策展人感動之餘就在循環茶事臉書公開分享這段影片。昇蕙在語言自信上大幅成長,從強迫她與外國友人說英語,到主動去當地超市買三合一咖啡給爸爸當禮物,不知道三合一怎麼說,就主動跟店員說:「Coffee, milk, sugar, together」,順利完成買禮物任務,自信爆表。沛儒則是語言能力擔當(英、德語),更是稱職貼心的茶侶,例如幫忙茶人昇蕙介紹茶席,知道昇蕙能夠用流暢英語介紹的部分,就會引導讓昇蕙說明,互相扶持。而最小的思晴一直是羞澀安靜,面對客人還是很緊張,透過與三位學姊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從「心」出發,奉茶給不同國家的茶客人,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2日的奉茶活動,經歷了夏陽、雷雨、秋涼及淹水的氣候變化,當地主辦單位European Cultural Centre(歐洲文化中心)的工作同仁Suzanne、Elisa等給予完全的協助並一直陪著我們。基金會至少展演了室內8席及行動茶席,小茶人們面對來自德國、英國、美國、奧地利、澳洲、中國、奈及利亞及義大利等至少10國以上,大約200位左右的茶客人。我們陪伴茶人們從小到現在,看見他們能用心、貼心的照顧客人跟夥伴們,同時保有純真的邀約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著鏡頭留下「你好,台灣」,以茶會友,從中獲得自信與力量,打開與世界交流的門。記得結束那時,晚上接近8點,沿著威尼斯潟湖邊回旅館路上,陽光仍熾熱,從我們一行人的前方映照過來,這時我才稍微放下心中的大石,看著湖上搖搖晃晃的貢多拉船,望著對岸城市建築的美麗,想著:是啊!我們順利完成了。
▼基金會奉茶團隊8人與場地協助夥伴。


▼謝謝來自世界各地的茶客人,留下給我們的美好字句。

延伸推薦
◆2023威尼斯建築展平行展「+++Tea Space循環茶事」
日期:2023.5.20 - 2023.11.26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 Park Giardini Marinaresia(Riva deietteMartiri, 1364, 30122 Venezia VE, Italy)
https://circularteaspace.com/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地景中為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Diachronic apparatuses of Taiwan
日期:2023.5.20-11.26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 Venezia(Castello 4209,San Marco,30122 Venezia VE, Ital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V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