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夢茶壺》奇幻兒童茶會

2023.8.29
文、圖/基金會
▼參與式茶會,打開體驗空間美學的另一扇門。
  長虹教育基金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即以兒童茶文化做為美學推動的主軸,公益慈善更是基金會重視的核心價值,因此將培訓重點放在兒童社福機構, 期待孩子於培訓後都能加入「小茶人志工社團」, 一同以茶相伴成長,並每年安排不同的茶會形式讓小茶人們學有所用,透過茶會了解到除了泡茶技藝之外,團隊合作的分享與承擔。

美的視野與生命交流
  《吹夢茶壺》計畫是基金會的大雄心,希望為小茶人志工社團打造一個更大且正式的「親子」兒童茶會舞台。以融合藝術展演與沉浸式體驗,開創兒童茶會的新型態。地點的選擇與規劃布置也費盡心思,希望呈現茶會特有的空間美學, 讓孩子進入空間即能開啟美的感知。最後選擇與劍潭士林新地標,最新火紅的表演藝術基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期盼未來能在這裡長期深耕,累積兒童茶席藝術展演的多樣面貌,並藉由參與年度兒童盛事-臺北市兒童藝術節,讓更多孩子可以接觸臺茶文化之美。並再度與基金會長年支持, 關注環保議題的臺灣藝術家-蔡潔莘合作,藝術家以回收紙漿雕塑為創作媒材,貫徹最初低耗能,減少廢棄物的環保概念,作品給人質樸溫暖的感受。這次創作的核心是關注人與人、動物、植物的關係,互相學習,彼此依附,共享生命,希望能拉近孩子與藝術品的距離,建構親子嶄新的茶美學及空間美學對話橋樑,走向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美好共生世界。

第一次見面
我想輕輕擁抱你 你也輕輕擁抱我
我們都有點害羞 被春天氣息的森林抱著

▼15面長達640公分大型布幔營造入場儀式感。

請跟著我一起進入吹夢之地
    空靈鼓聲交疊著蛙鳴、鳥叫,雙手接過花精靈獻上鮮花一朵,跟隨領路精靈穿過輕輕擺動的層層布幔,緩步走入奇幻、神秘的吹夢之境。

    黑暗中發出奇幻光芒的動植物,是藝術家蔡潔莘老師創作「一生都要與你同在」的系列作品,添加了螢光顏料和夜光砂的作品,在紫燈的照射下,幻化了白天的純淨,黑夜的魔幻。這是茶會的詩意空間,目的在靜心沉浸,又添加了神秘探索。選用新北坪林產區有機銀質獎「包種茶」,金工藝術家為茶會量身打造的「鋁盤、鋁杯托」,藏在剖半的綠色竹筒,民間顧肝藥草-紅骨水雞爪乾燥青草裡的茶食「鑽石琥珀糖」,用「在地」「精緻」呈現當代茶席在森林間的效果。

踏在彩虹雨落下的秘密小徑
一步一步沉入吹夢之地
森林的朋友們,你的那朵花獻給了誰

▼請跟著我一起進入吹夢之地,獻上手中那朵花。


森友們,包種茶裡的花開了
小茶人稚嫩的臉龐在泡茶的過程中流露出比實際年齡沉穩的氣質,一邊操作一邊口述流程並且與客人對答,或有些許緊張、生澀,然透過泡茶蘊育出的成長形貌如此清晰動人。有別於一般從頭到尾安坐在位置上的大人茶會,除了細細賞玩茶人們選用的茶器具,精心擺設的茶席,好好品茶,認真聊茶外,我們的兒童茶會透過建構森林劇場、親子茶席交錯「走動」「空間」,讓孩子輕鬆接觸原葉茶,讓藝術品自然融入生活的沉浸體驗。

春日 正美
太陽升起
那朵花獻給了包種茶
包種茶 它 最懂花的心
開出滿滿的花香
用吹夢茶壺的魔法
變成你的舌頭你的胃


▼難忘的夏日時光 親子一起沉浸茶香中。

森林的朋友們 你們發現我了嗎
靜靜地 在你身邊
樹 是我最早的名字
曾經 是你手中的張紙
現在 喝下吹夢茶壺的包種魔法
你能看見我 在森林裡跳動光芒

▼融合藝術品的地上茶席。


現泡回甘
    當茶人是小朋友,小朋友再碰上小小朋友是客人時,再多彩排也不夠應付。有遇上小男孩嫌茶湯苦、茶水燙的,有和同伴扮起家家酒,當席拿自己保溫壺的水倒進杯子互相乾杯的,有舔糖舔得滋滋作響的…算是小茶人茶湯裡的小風暴,學習臨危不亂。

    親子茶會,有父母帶孩子的,有爺爺奶奶帶孫子的,不同世代有了新的互動模式,除了直接增進的親子情感,更是召喚了在場所有人思親、感恩、有愛的心。自己或結伴來的大人,有的回到童心,愛吃糖、抱雪貂;有的熱情湧動,不斷鼓勵讚美。 大人們的熱烈回應,會帶動小茶人的表現和現場氛圍,任何一句鼓勵的話語、親切的問答,都會讓小茶人放鬆緊張的心情、信心倍增。

    奉茶揪感心,用一杯茶,傳遞心中的溫暖,同心串起台灣各角落的濃濃人情味,正是這場茶會最真實的寫照。何謂美,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與善,為這場茶會帶來最棒的詮釋。

▼媽媽 我們找到顏色一樣的寶石!

▼你聞到了杯底香嗎?溫暖的童心,讓雪貂藝術品活了起來。

後記
    這是早在2020年就規劃好要進行的大型劇場展演,但新冠病毒把大家困在牢籠裡,寸步難行。為了降低特殊傳染病影響演出的風險,我們決定將展演轉型成小場次的茶會,以期有更精緻的茶席體驗。

    培育孩子成為茶人需要時間累積和高度耐心,尤其培訓課業壓力沉重、心性浮動不定的學齡及青春期階段孩子,難度更高。且社福機構裡的孩子,因為家庭功能較弱,疫情衝擊之下,在小茶人社團的人數也逐漸減少。 小茶人社團成員有2/3比例來自社福機構,1/3來自一般家庭,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們一起以茶為伴、學習成長,感謝社團裡的家長們一直以來將每個孩子都當自己孩子一起關心照顧。

▼精靈王與詩精靈的好默契。

    茶會結束後,小茶人們回饋:「經歷過這幾天茶會籌備分工、輪流執掌後,大家更團結了!」茶人裡的小學妹依依不捨、不想結束茶會。也有一位小茶人會後問老師,有沒有拍到在她席上和一位年輕奶奶的合照?原來是因為她深感和這位奶奶特別投緣,讓她想起自己的阿嬤,因為是單親家庭,從小由阿嬤照顧長大,只有60多歲的阿嬤卻在今年上半年剛離開人世了…。也聽著小茶人從南部特地北上參加茶會的爺爺說,喝著疼愛的孫女泡的茶令他永生難忘;負責這次錄影工作的江導演則分享道,在他拍攝過的許多活動中,第一次遇到由學生們擔綱主要工作、大人們只是從旁提醒與協助的一場演出,對於同學們的表現印象深刻;設計燈光的Joyce老師也感性地回饋,小茶人社團非常獨特、顯現基金會教育項目的意義,很看好未來我們的兒童茶會發展。這種種克服現實困難、人情味交織的親子茶會,也正是基金會推動生活美學及兒童茶會的最大動力。

▼夜間的魔幻森林。

▼看看我發現了什麼?

    當然,茶會仍有許多未盡之處,卻也是小茶人單純無邪的真實。年紀最輕的一個小學四年級的新進茶人,泡茶到一半撫著肚子,當客人問怎麼啦?是肚子餓嗎?她坦白回答:我很緊張,所以肚子痛...。也有小茶人未曾經歷過正式場面,在最後一場茶會繃緊的神經也疲乏了,竟然在客人起身跟藝術品互動的時間空檔往後伸懶腰躺在草地上休息。對照著孩子偶爾失控的肢體或語言,表藝中心執行長喃喃說著:「我的寶石呢,是不是被別人吃掉了?」的入戲,都成了日後笑談的甜美回憶呀!

▼遍尋不著,是誰吃掉我的寶石?

吹夢之地要醒來了
如果想念, 吹夢茶壺的春天
那就寫一封信告訴星星
天秤座的光, 會帶你沿著來時的路回家

與您相約,明年、下一場兒童茶會見!


▼吹夢茶壺 動物藝家森友茶會完美結束!我們明年見!

《吹夢茶壺》動物藝家 森友茶會
策劃 ∣ 李如華、吳台琪、林姵君、林沛穎
茶人 ∣ 吳沛儒、鄭昇蕙、林佩汶、陳思晴、黃羽萱、劉珈卉、蕭婧、田笠宓
樂人 ∣ 李佳蘋
劇本 ∣ 吳台琪
合作藝術家 ∣ 蔡潔莘、賴永清
主視覺設計 ∣ 張嘉路
音效執行 ∣ 系統音響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黃光宇、李汶軒
燈光技術 ∣ 璟雙藝創工作室 吳沛穎、吳伂妍、羅浩翔、林子暄、張任攸、趙之邦
影像紀錄 ∣ 吳政融、光的故事跨媒體傳播公司 江昱德
場地協力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特別感謝 ∣ 新北市有機運銷合作社、群力搬家、臺北市萬華兒童服務中心、吳敏發

指導單位 ∣ 教育部
主辦單位 ∣ 財團法人長虹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 ∣ 長虹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