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間】重建美味新關係

文/向麗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
攝/郭又甄、呂錦瀚、林士傑

博物館裡的食農教育
來博物館除了看展覽,還能種菜抓蟲?國立臺灣博館從生態的角度出發,推動農田生態保育教育。在南門園區展出「阿農奇幻冒險之旅-新農有機樂活玩特展」,推廣友善環境耕作、綠色消費及健康飲食。103年,開辦了訴求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理念的「田裡有腳印市集」,邀請友善耕作的小農推廣農產品,鼓勵社會大眾用消費作環保。

為向下紮根,臺博館進一步展開「小小神農氏-食農教育計畫」,以園區鄰近學校「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為教學對象,與食農教育專業團隊「臺灣好食協會」、「舞春食農工作室」合作,共同規劃課程,透過展示、自然觀察、生態記錄、科學繪圖、農事體驗、食物料理、團體遊戲等多元方式,希望能讓學童了解土地、環境與食物的緊密關係。

中年級課程以學童日常生活最熟悉的「米食」為主題,發展「稻米的旅行」、「米食品評」、「米食文化」及「世界米食」等教案,完整認識水稻生態系、品種和風味、傳統米食文化傳統及各國米食料理等概念;進而認識「慣行農法」和「友善耕作」農法的差異,了解如何透過友善環境耕作,創造人與生物共存共榮的生產方式。

種菜初體驗
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兒時回憶中放學後的活動就是抓青蛙、捕蝴蝶;而現代城市裡的孩子已被剝奪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為了讓孩子熟悉土地和田裡的蟲子,臺博館在園區內開闢班級菜圃,根據每學期的計畫主題,各班決定種植的作物,包括紅藜、小米、玉米、黃豆、黑豆、茄子、南瓜、青椒、秋葵等各種節令蔬菜。學童透過彎腰、捲袖、摸泥土、親手種植作物,以及看青蛙、觀察昆蟲等體驗,從農務實作中認識食物從餐桌到產地的過程。一開始,觸摸泥土對大部分的城市孩子是個挑戰,如遇到蚯蚓、蜜蜂、馬陸等生物,更是驚叫連連。隨著老師的解說,孩子們逐漸熟悉泥土的味道和觸感,也學著觀察菜圃的昆蟲和其他植物,並對照自然課展開生態學的探索旅程。


串起孩子、家長與小農的關係
過程中,玉米遭受蚜蟲大軍啃噬,高麗菜慘遭紋白蝶幼蟲和白頭翁蹂躪,孩子不甘心農損有之,思考如何減少病蟲害有之,也有些孩子樂意分動物出一口,這是另一層生命教育。七月份的颱風讓作物一夕泡湯,這個衝擊讓孩子們深刻體驗農夫的辛苦,體會到食物得來不易,學習感恩。


除了週間課程,學童邀請家長利用週末到博物館,一起除草、抓蟲、做觀察紀錄。請孩子扮演小記者,到市集的攤位上訪問農友,認識農夫、食材和農場,更重要的是理解友善環境生產背後的理念,並鼓勵家長用消費行為支持為我們守護土地的小農。

走味的農業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大幅度地提升人類生產力,人類文明獲得極速發展;然而,環視全球環境現況,工業革命無疑地也給人類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生態環境。在飲食和農業全球化發展下,工業化的糧食產銷方式已然對人類健康及生態造成諸多問題,讓許多已開發國家紛紛意識到農業問題的嚴重性,無不重新思考餐桌和土地的關係。1970年代起,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陸續推行與飲食和農業相關的教育方案,試圖解決層出不窮的健康及所衍伸的生態問題。


回歸飲食本質的義大利慢食運動
1986年,美國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開設分店,引發重視義大利當地飲食文化和農業特色的居民激烈抗議,帶領抗爭的卡羅派屈尼(Carol Petrini)因而成立慢食協會,發起「慢食運動」,除了對抗速食,更強調透過人類飲食行為對土地的關懷,須從食材的源頭、傳統食物的保存、公平的食物交易,以及食物教育等多面向進行。慢食協會在全球各地舉行各種食農教育計畫或大型活動,目的是希望人類從飲食行為愛護地球。例如「品味方舟」是一個展示各國原生種食材的平台,目的在於讓大家了解動植物品種的多樣性,強調各國須重視自己國家土地的生物多樣性。


翻轉餐桌的英國廚房花園
英國的傑米.奧立弗(Jamie Oliver)積極推廣翻轉餐桌的食農教育,「廚房花園計畫」鼓勵學童在學校菜園裡親手耕種蔬果,在校園廚房內親身體驗簡易的食物烹飪過程。活動更緊密地與課程結合,如從耕種過程中認識植物生長(生物)、在地環境(地理)、測量與標記(科學)等。讓孩子從認識食材到料理食材都親自參與,啟發他們對食物的共鳴。


美國的可食校園
1994年,美國有機運動教母、社會運動者及知名主廚艾莉絲‧華特絲(Alice Waters)在加州柏克萊馬丁路德金恩中學催生「可食校園計畫」,在學校打造菜園,並以菜園為教室,相關課程都與正規教育課綱中的數學、科學、歷史、地理、語文等融合,也教導孩子認識食材,重新建立與土地的連結。計畫不只在柏克萊校園生根,也在紐奧良、洛杉磯、舊金山、紐約、匹茲堡等城市的公立學校開枝散葉。


找回日本傳統飲食文化的食育
日本地政府也積極推廣食農教育,並結合社區營造來重建傳統的日本農村特色及飲食文化。2000年,日本將食農教育的概念如地產地消、慢食、傳統飲食文化等相關議題導入教育體系,於2005年頒布「食育基本法」,皆是以飲食文化改造為目的,強調改善農業環境及體驗學習,藉以改變人們的飲食觀念、社區農民的農耕和居民生活方式,以建構正確的飲食習慣及環境素養。日本食農教育實踐中,山形縣二井宿小學以其課程規劃完善著名,課程設計考量學生認知程度,非統一性、普遍性的制式課程。更考量學生的飲食習慣、地方飲食文化等多元目標而規劃,將「食」、「農」全面融入各學科,與獨特的區域生活環境緊密結合,分析在地食材和傳統文化、生態環境的連結,據以將各年級農務體驗課程規畫種植不同農作,低年級種植地瓜、蔥、大豆,中年級種植馬鈴薯、稻米、高年級種植白菜、紅蘿蔔,並且學習飲食相關知識如食物哩程計算、食物營養成份分析、耕作日記等。


綜觀這股世界各地興起的食農運動,體現了現代人對食物供應鏈背後真相迫切的渴望,並深切體認到「選擇食物,才是改變世界的開始」。

一起用「吃」改變世界
臺灣的食農教育遍地開花,方興未艾,從中央機關、地方政府、學校到民間組織都可見積極推動的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索飲食文化、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友善消費及營養健康等內涵。殊途同歸,目的在讓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辨識食物的知識,選擇對健康和環境皆友善食物的能力,讓人人皆能在生活中從吃開始改變世界。

田裡有腳印市集
[時間] 每週六10:00-17:00
[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 台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
[活動內容] 綠保農產品展售、音樂饗宴、農產品手作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