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文、圖/高傳棋(基金會特約作家)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臺北水窗口負責人人生的邂逅 1990年代初踏進林口臺地,因為大學時代的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地形學的實習,來此觀看臺北盆地的前世今生。2001年,在當年《北縣文化》主編許禎庭的邀請下,構思撰寫了「林口專輯」。除自己利用田野調查配合各類古地圖完成了〈林口庄的空間發展歷程〉一文外,也邀請自己的張伯宇學長(現任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撰述〈林口的地形與地質〉、林玉詩學妹(現任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撰述〈地圖:人地情懷,林口的磚仔窯〉。 時隔多年,再踏進林口,除陪老婆去逛三井outlet看電影吃飯、長庚醫院探訪友人外,就是帶領祐生研究基金會見習生、中正社大學員,走讀林口老街、磚仔窯遺址、民視總部、特定專用區、襪子觀光工廠的參訪與DIY。此外,近幾年來,也因為民視「新聞大解讀」胡忠信主持人的邀請下,來回此地錄製有關臺灣與臺北文史的節目,這些影音目前在YouTube上,還可以點選觀看。 以上是筆者近30餘年來與林口的人生邂逅,讀者可試著去回想一下,自己個人乃至於家庭、家族,來此是短暫一遊,或是買茶買磚、打小白球、就學工作、看房購屋、逛街吃飯,甚至是當兵保家衛民呢?▼1899 年臺北郵便電信局市外集配線圖中,有標示出林口地區的傳統街庄聚落名稱▼林口老街上仍可見少數過往的傳統店屋紅土礫石層 面積廣達190平方公里的林口臺地,長寬各約14公里,分屬在新北市林口、八里、五股、泰山,以及桃園市蘆竹、龜山等六個行政區,其中林口佔了約有54平方公里,扣除臺地面下環繞著溪谷所形成的臺地崖後,整個林口區比較平坦的臺地面約有23平方公里。 如果您有心多留意一下,不論是開車或走路在林口的臺地崖或臺地面上,在其學校操場或是高爾夫球場裡的裸露草皮上,甚至路邊的新興建築工地開挖、或是畸零地上阿公阿嬤的菜園上,幾乎可都見到紅紅一層的土壤,這是甚麼原因呢? 一般而言,臺灣或是世界各地所常見的紅土現象,其成因大多數是因為高溫多雨,乾、雨季節分明的氣候環境下,將原有岩石或土壤中的鐵、鋁風化後所形成的「氧化鐵、氧化鋁」的細微結晶附著於土粒上,而將土壤染成了紅棕色,林口臺地上的紅土礫石層也不例外。 但此地的成因,早在日治時期1930年代,早坂一郎、富田芳郎等日籍學者的研究得知,覆蓋在林口臺地上這層數公尺至十數公尺的紅土,在土壤學上的分類屬於紅棕壤,其成因可能是歷經一次大洪水的氾濫後所覆蓋在礫石層上的土沙,之後逐漸發育成紅壤;也有可能是由底下的礫石層經過風化作用而逐漸形成的。▼蔬菜園裡仍可見紅土礫石農田與茶園 由於紅土的土質偏強酸性且肥沃度較低,再加上臺地礫石層地下水位較深,取水較不便,所以不利種植傳統水稻田,但卻適合種植茶樹。此地早在百餘年前,就已成為臺灣島內重要的茶葉生產區,現代化茶工廠在日治時期共開設約10間。 當年殖民政府甚至在1930年間,在此創立全臺第一間「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茶葉傳習所」,招募農民或茶農,教授有關現代化茶葉栽培技術課程,一切免費,而且給予零用錢,結業後,分配到各茶區從事茶葉指導。今日的長虹教育基金會,近年透過各種免費的小小奉茶師課程,從小學校園延伸到社福機構,培養有興趣帶領茶課程的夥伴們成為種子老師,讓大眾可接觸臺灣特有的茶文化,進而推廣飲茶及其相關生活美學,似乎也間接傳承了百年前林口茶葉傳習所的精神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林口茶樹多作為發酵茶,其中又以烏龍、包種、綠茶為主。其間雖歷經一、二次大戰的影響而減少或暫時廢棄,戰後才又再逐漸恢復生產,至1972年間,當年林口鄉的茶生產量達最高峰。1970年代光是林口臺地的茶樹栽培面積就佔了全臺茶園總面積的17.8%。 1970年代以後,因大臺北地區建築業而蓬勃而起的磚窯工廠,以及林口新市鎮規劃下所帶進的新興工業區與住宅區,以及高爾夫球場等大量的闢建,導致原有的茶園地景快速消失,從最高峰的3千多公頃,短短20多年的光景,進入到1990年代後,林口茶園只剩下不到70公頃。▼1960年代林口採茶剪影消逝磚仔窯 紅土裡面由於黏土成分所佔的比例頗大,整體質地較為黏重,所以適合用來燒製紅磚。清代的廟堂建築或傳統三合院的紅磚,大多來自中國大陸,日治時代,1913年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成立後,臺灣島內的紅磚才大量在地製作生產,大臺北地區的工廠大多集中在基隆河畔的圓山、大直、松山一帶。1960年代後,臺北都會建築繁盛,林口地區創了了數十家的磚窯工廠,直接開採在地紅土來製作建築用紅磚。 尤其當年流行的透天、四五樓公寓,大多採加強磚造,房間隔間也用紅磚,所以建築紅磚需求極盛。當時一百萬元的投入,不僅可購得2公頃多的工廠用地,還可以添購所有完整的製磚設備,每家磚廠平均每月可生產120萬塊紅磚,一塊磚約有1元的利潤,平均每日約有3、4萬元的現金收入。一時間高聳林立的煙囪成了林口的新地標,也讓這個原有茶園面積佔七成的傳統農業鄉,轉變成為紅磚工廠生產基地。 林口磚仔窯的具象化,可以去翻閱20年前,由林玉詩學妹在其所撰述的〈地圖:人地情懷,林口的磚仔窯〉一文。文中,作者藉由航空照片、地形圖、史料史籍的輔助,再配合實際田野調查,調繪出一張「林口の磚仔窯,三十年回顧:1964一1994」手繪地圖。該地圖除了將林口40座的磚仔窯位置給標繪出來外,也在地圖左右,手繪出「林口臺地採土造磚、磚窯棄置積水成塘、水塘釣魚,以及林口三種磚仔窯建築造型與當年頭戴斗笠挑著紅土的女工背影」。▼僅存不多可見證昔日林口過往的高聳磚仔窯地景神秘軍用區 近期共軍頻擾臺,何時攻臺?甚至登臺作戰,從哪裡登臺?這些議題經常被報章媒體、軍事專家、政治名嘴、網路論戰中討論與揭露。根據專研亞洲國防安全的美籍學者易思安(Ian Easton),在其著作《中共攻臺大解密》以及「2020臺海安全論壇」中指出:「臺灣島內有14個共軍可能的登陸點,其中新北市林口沙灘被視為共軍攻臺首選。解放軍若是進入淡水河口、臺北港等地,就能進入林口、中壢來控制交通要塞;屆時戰車坦克等重型軍備都會進來,接著就是直搗臺北市政經核心區,進行其斬首行動」。國軍也因此將海軍陸戰隊66旅北調林口,加強臺北港防務。 環顧林口臺地的軍事重要性,其實早在日治時代就已被重視到。例如臺北盆地境內的林口、六張犁、馬場町、復興崗等地,在日治至1970年代時期,都曾扮演過軍事靶場之使用。此外,林口在二戰末期,由地方民眾奉獻金錢與勞動力,蓋建出一座樹林口「獻納飛行場」。戰後,1954至1977年間,飛行場部分用地轉變成樹林口通訊站(Shu Lin Kou Air Station),隸屬於美軍顧問團在臺的軍事情報部門,負責攔截當時中國與蘇聯的電訊。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當時年僅19歲的美軍賴瑞凱利(Larry Kelley)被派駐在該通訊站,利用休假日拍攝與攝錄影許多據今60年前的林口與臺北影像。他在70歲時,2013年再度來臺,並將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捐贈給林口區公所,讀者在網路上只要打上「Larry Kelley」就可以觀賞到這部近19分鐘的「1963年的林口風光紀實」歷史影音。 美軍撤離後,由憲兵保安大隊進駐。近年還在林口的軍事單位,除憲兵外,還有國防部電訊發展室以及所屬專門監聽大陸電訊的機密單位「林園基地」;以及鄰近的機械化林口師、愛國者飛彈連等單位。⬤每季固定分享,下篇將於彩虹之境第18期(2021/07)刊登⬤延伸閱讀:「1963年的林口風光紀實」歷史影音https://reurl.cc/2blbr4 ⬤散步路線:可散步於林口老街,今林口路與中正路上的公有市場與傳統市集裡面,還有多家經營兩三代的老味道、老氛圍的老字號,例如開創在1958年,已逾60年,開立在市場裡的「重逢行」南北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