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
文/高傳棋(基金會特約作家)
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臺北水窗口負責人
圖/高傳棋、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1930年代〈內湖庄管內略圖〉
您我與內湖的邂逅
筆者在30多年前當兵退伍後,受當時任職於內湖高中地理老師的吳慧菊學姐之邀,替該校舉辦了一場「從古地圖看見內湖的時空故事」特展。展覽期間也帶領該校許多歷史與地理老師進行了戶外田野踏查。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真正腳踏土地、手拿新舊地圖,去認識距離我自己與家族世居的臺北西區萬華,有一段交通距離的臺北東區內湖。也因這次的古地圖展,讓內湖高中的史地老師們,開始從事內湖的文史研究,並帶領學生得過多次的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獎。
當年那個基隆河尚未進行截彎取直、內湖科學園區尚未成立、臺北東區捷運尚未開通之前,筆者就已看到此一尚屬臺北郊區的農業之鄉,應該在未來可預期的時間裡,會從石頭蛻變成綠寶石。果不其然,在筆者開始正式出社會成立公司之後,多次機會再前往內湖去演講、開會、至康寧路上的公共電視接受「寶島鼓仔燈」與「有話好說」節目訪問,或是帶領社大學員去進行戶外走讀時,內湖的土地利用與經濟產業已改變了許多。 讀者們可以回想一下,您從出生、成長、求學,乃至於出社會工作、購屋買房、成家立業或職場退休至今,大家對內湖的印象如何呢?
▼對內湖區的印象少不了大湖公園錦帶橋(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從內湖庄到內湖鄉
根據1932年〈七星郡管內圖〉上可知,當年七星郡轄下有汐止街、士林街、北投街、內湖庄、平溪庄、松山庄等3街3庄。郡內主要的煤礦生產集中在汐止街和內湖庄,北投街則是出產硫磺。農業生產主要以稻作為主、種茶其次;除士林、北投等兩個商業街之外,其餘地區都是栽培茶葉的良好產地,其中以內湖庄的包種茶最為出名,庄內的南港大坑也是當年臺灣包種茶的唯一產地。除稻作與種茶之外,七星郡內的知名農產品還有甘薯、蔬菜、甘蔗、豆類,以及水果等。當年郡內的6個街庄,內湖庄的產業發展與經濟產值,排名最低。該地圖上特別註記內湖一帶以「陶土、瓦、柑橘、米、茶」為主,南港一帶則以「石炭(煤礦)、茶、米」為主。這與1930年代〈內湖庄管內略圖〉上的註記大致相同,「石材、石炭、材木、米、胡瓜、柑、茶」。此張〈內湖庄管內略圖〉上也特別標示出「庄役場、派出所、公學校、信用組合、寺廟、療養所、成德學院(臺灣第一所少年感化教育機構,現為成德中學)、鷺山(內湖八景之一,今白鷺山)」等90年前內湖庄的空間訊息。
▼1932年〈七星郡管內圖〉
農業生產與工業製品
這塊臺北東區的寶地,因四面環山,中央低凹,形似內陸湖泊,所以取名內湖。百年前此地的平原多數作為農田使用,根據1933年內湖庄役場的史料文獻記載,當時全庄的農田水利灌溉面積高達約488甲,主要用來生產水稻、蔬果、甘蔗、茶葉、甘藷、雜糧等。相對於這些傳統農業聚落,內湖地區境內的商業市街則有「港墘、梘頭、北勢湖」等地。其中大多數的經濟作物與民生用品,主要以港墘渡口來集散與轉運,所以港墘老街是整個內湖庄最為繁榮的市街。
在當時內湖庄庄民除了大部分以務農、或開採山產林業之外,也有少數經營煤炭與石材礦業,礦場主要分布在內溝與大湖地區。此外,庄內的工業產品有「紅磚、臺灣瓦、土製水管、毛刷品」,竹細工製品則有「斗笠、番箕、謝(果)籃、竹扇」等。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位於庄內南側的南港大坑一帶,所生產的包種茶也聞名全臺。
再者,根據1952年由臺灣省政府民政廳所出版的《臺灣省各縣市鄉鎮概況一覽》書上的記載,當時內湖鄉內計有「西湖、洲子、港墘、湖興、週美、石潭、內湖、紫陽、碧山、大湖、葫洲、五分、內溝」等13村,合計73鄰,2,598戶、13,189人。該書上也記錄距今約70年前的內容湖相關的歷史沿革、自然地形、對外交通、產業經濟、文化教育、財政預算等內容,如下所述「內湖鄉於清朝時期由閩漳州人林成祖首先開拓,日治時期屬於淡水廳管轄,1920年與南港合併為內湖庄,光復後始成立為內湖鄉。鄉內地形為東、北、西方山嶽起伏,海拔千餘尺之峰巒甚多,西南展開為小平野,以基隆河為界略成孤狀,面積為31.6132平方公里。交通有內湖至洲美、內湖至五分、內湖至港墘、內湖至西湖、港墘至山腳等地,均有公路通行。聯外橋樑有內湖與長壽兩吊橋。
▼1948年美軍所拍攝的內湖地區黑白航空照片
農業以稻穀年產5,468,107臺斤以及甘藷7,698,000臺斤等兩種為大宗,礦產則有煤礦7處,月產能為3,600,000臺斤。工業計有製磚廠13家、瓷器陶器廠3家、糧食加工廠9家、藁(稻草)工品加工業1家、煤礦7處。商業則有買賣業、製造業、飲食業、理髮業、包作業、運輸業、裁縫業等109家。鄉內有內湖、潭美、五分等3所國民學校,可收容學童1,800餘人,每所學校內均設有民眾補習班,合計4班,有200多人來就讀。四十一年(1952年)度預算數為549,750元」。
近年來內湖區由於大量的農地被轉化成建築用地、交通道路、科學園區等使用,所以面積逐年縮小。雖然區內真正務農的居民只剩一兩百人,但其所種植生產的蔬菜、花卉、竹筍、草莓、柑桔、百香果、柚子、水蜜桃、香菇等作物也頗富盛名,甚至每年也都會舉辦所謂的內湖草莓季。近年內湖區的許多吸引遊客前來的觀光果園與農園,主要是分佈在大湖街與碧山路的兩側山坡地上。
▼內湖老街現存的傳統店屋(今內湖路2段)
港湖兩兄弟的消長
內湖與南港兩地,不論是其自然環境、拓墾歷史、經濟活動、土地利用等都非常相似,所以在1920至1945年間,同隸屬於七星郡下的內湖庄,可說是出自於同門師兄弟。然從其境內最早創立的現代化學校的時間來看,日治初期內湖的區位角色較南港佳,所以在1904年成立錫口公學校(今松山國小)內湖分教場,1913年獨立改稱為內湖公學校。而南港則在1914年才成立錫口公學校南港分校,1918年獨立改稱為南港公學校。 此外,相對於內湖鄉在1952年《臺灣省各縣市鄉鎮概況一覽》書上的記載,南港鎮「工業有電力修理廠1家、橡膠工廠3家、鐵工廠5家、木栓工廠1家、瓦工廠13家、紅磚工廠4家、石灰石採掘加工所2處、煤礦6處,商店則有糧食店、雜貨店、布店、百貨店等計127家。四十一年(1952年)度預算數為1,583,644元」。由上可知,戰後初期南港鎮不論是在工商產業或是年度預算上,都較內湖鄉要來得好。這點我們也可以從兩地在1950至1980年代,這近30年期間的人口變化來窺知一二。這30年間,南港鎮的人口數都比內湖鄉要來得多1至4千人左右。 兩地在1960年代以前都屬於臺北市的郊區,至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隔年與景美、木柵、士林、北投等鄉鎮一同劃歸為臺北市。1980年代以後,內湖地區的人口數快數成長,反而開始超前南港地區,全區人口數是南港的近兩倍之多,尤其是在1980至1990年這短短10年間,內湖區的人口就成長了近3倍。內湖區為何會有如此戲劇性的反轉呢?其原因在於捷運通車、劃定重劃區、成立科學園區。
百年的發展下來,內湖區的人口數排臺北市12個行政區中的第2名,僅比第1名的大安區少,然南港區的人口數卻排名在最後一名,比倒數第2名,面積只有內湖1/4的大同區還要少5千多人。
⬤延伸閱讀1.散步路線:
• 內湖捷運站→內湖老街(內湖路2段)、梘頭福德祠、內湖派出所、內湖庄役場(內湖公民會館)、內湖農會、達人女中、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碧湖公園→內湖大埤、大埤岸福德宮、內湖國小、湖光基督教會(內湖第一間教會)→江南街、江南街與瑞光路一帶騎樓內的多樣早餐店(可以在此享受早午餐)、內湖科學園區→港墘路、昔日內湖吊橋與港墘渡船口所在地。
• 步行一次約2小時,從捷運站出發,沿途可行經內湖百年老街「內湖路2段」,街上除可參訪兩座百年土地公廟,以及百年老學校、教會與歷史建築內湖庄役場之外,也可至碧湖公園與鄰近的臺灣戲曲學院走走踏青。再行經至江南路與瑞光路一帶,品嚐與見證臺灣最多元與生命力的騎樓早餐店,藉此來看見一早就前往臺灣產值最大的內湖科學園區裡的忙碌上班族;最後再前往港墘路與堤防外,憑弔已消失的百年內湖吊橋與港墘渡船口之所在地。
• 訪客在沿途可以多注意每一棟建築物或景觀的造型,並google一下,每一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
▼大埤岸福德宮(左圖) / 湖光基督教會(右圖)
2.內湖地方知識網: http://www.renewal.tw/nhlocal/
⬤每季固定分享,下篇將於彩虹之境第20期(2022/01)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