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旅人】內湖的生活時空故事(下)

2022.01
文/高傳棋(基金會特約作家)
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臺北水窗口負責人
圖/高傳棋、長虹建設、內湖地方知識網

接續彩虹之境第19期(2021/10)的上篇
請點我觀看:【時空旅人】內湖的生活時空故事(上)

▼1970年代碧湖公園旁的內湖大埤裡市民划船剪影
百年來的聯外交通
    距今百年前的內湖庄,庄內居民所需的日常用品,大多是靠基隆河船運。早期庄內居民要通往鄰近的錫口、下塔悠、水返腳、南港仔,甚至到大稻埕與艋舺,幾乎都只能靠河運渡船。百年來內湖地區的重要津渡包括有「五分渡、羊稠渡、上洲尾渡、下洲尾渡、粉寮渡、港墘渡、北勢湖渡」等7個,其中又以港墘渡船口最為重要。上述這些渡船頭,在1910年代後陸續被後來所興建的傳統吊橋或現代化橋樑所取代。其中港墘渡在1935年8月內湖吊橋完工後,其功能慢慢式微。

    此外庄內南邊屬於今日南港地區,則因有縱貫鐵路通過,尤其1899年7月南港乘降場(火車站)完工後,此地對外交通運輸以鐵道為主。內湖最早的一條對外陸路交通,是1907年所闢建的「內湖至圓山道(今內湖路1段)」,可由內湖山腳經北勢湖、大直、劍潭到圓山,是內湖庄內最早一條免渡河的聯外道路。至1913年闢建的「宮前町至梘頭道」(今江南街),可由梘頭到港墘老街,再經基隆河船渡到對岸的上塔悠,再接道路至下埤頭、西新庄子、宮前町通往大稻埕。1920至1930年代間,陸續再闢建由庄役場到洲尾的「內湖至松山道」(今成功路3段、2段與新明路),以及可從梘頭經後湖仔越嶺,通十四份的「五分道路」。至1939年闢建的內湖至汐止道(今大湖街),起點從內湖老街出發,可往北通往五指山區(今汐止長青路一帶)。由上可知,日治時期,內湖庄內的陸路交通,以庄役場(區公所前身)為中心,呈放射線狀路網。

▼日治時代的庄役場(現今內湖公民會館)

傳統吊橋與現代橋
    上述這些人流或物流的交通路網,逢河就須過橋。所以百年來,內湖地區重要的傳統吊橋與現代化聯外橋梁之數目,可說是位居臺北市第一。包括有日治時期1918年五分吊橋(主要作為輕便運煤車通行)、1935年內湖吊橋;以及戰後至今陸續完工通車的橋樑,計有1948年長壽(吊)橋、1964年麥帥一橋、1970年成功橋、1976年成美橋、1977年南湖大橋、1982年民權大橋、1995年麥帥二橋、1998年環東大道雙層橋、2007年彩虹橋。

    上述這些聯外橋樑,又以地方士紳與官方一起闢建的「內湖吊橋」,讓老一輩內湖人最為津津樂道。吊橋原位置在今日港墘路底西北側約50公尺處,在1935年8月19日竣工通行。當日,由當時的臺北州野口知事(市長)親自主持開通典禮,吸引許多人前來觀禮,可說是盛況空前。當年這座內湖最為重要的地景,總共花費25,360元,其中約有4千元是由內湖庄役場與地方士紳來捐獻,例如「內湖庄長郭華讓、松山庄長陳復禮、內湖郭氏古宅(郭子儀紀念堂)建造者郭華溪、臺北市前市長游彌堅家族、南港闕家、松山徐家與礦業經營許家、基隆李家、樹林賴家、大稻埕稻江信用組合、大龍峒陳悅記、南港煉瓦工場、汐止益興炭礦,以及許多內湖庄協議會議員」,以上這些內容後來雕刻在「內湖橋紀念碑」上。此重要吊橋與石碑,在基隆河截彎取直時面臨拆除。紀念碑在各方的奔波努力下被保存下來,並於1999年6月在港墘路與堤頂大道路口西側處重新立碑。

從木柵線到文湖線
    歷經百年後,河運渡船頭、傳統吊橋逐漸被現代化交通所取代,尤其晚近通車的捷運。原本取名柵湖線的文湖線,在1996年通車,因為經常被人揶揄成打麻將時的「詐胡」,所以後來就改名成文湖線。目前經過內湖區的文湖線捷運站,計有西湖、港墘、文德、內湖、大湖公園、葫洲、東湖等7個站。市府未來在內湖區預計還會陸續規劃通車的捷運線與站名包括有環狀線的舊里族、粉寮、瑞光公園、內湖科技園區、洲子等5站;民生汐止線的舊里族、上灣仔、葫蘆洲、東湖、下社後等5站;東湖支線的下社後、五分、火炭坑口、內溝等4站。扣除相同的轉運站之後,未來內湖區將會有高達17個捷運站,其中有13個是用清代至今還持續使用的珍貴舊地名來命名,其比例位居臺北與新北各行政區的第一名。


民俗活動與區特色
    如果以傳統祭祀圈而言,內湖區因早期漢墾移民而形成日後的三大地方宗教繞境,包括漳州籍的「碧山巖開漳聖王」,以及泉州籍的北勢湖庄「保安宮保生大帝」、洲尾庄「松山十三街庄慈祐宮媽祖」。如果以一年日期而言,內湖區最盛名的宗教民俗活動,就是在元宵節夜晚的「夜弄土地公」與「攻炮臺」。此外,農曆2月有內湖碧山巖的「開漳聖王達境」;農曆3月有「頂番陂、梘頭、港墘、新陂尾、下番陂、山腳」等地方傳統庄頭的「迎媽祖繞境與過火演戲」;農曆5月基隆河畔的「扒龍舟」;農曆8月有內湖老街上百年土地公廟恭祝福德正神千秋等。


▼見證內湖梘頭福德祠夜弄土地公百年慶典的錦旗

    此外,內湖地區的重要文化資產包括有「1774年林秀俊墓、1798年簡公碑(私人遺產田租作為內湖庄六角頭聚落福德祠香火錢)、1877年北勢湖清代臺北建城採石場、1911年石崁黃氏古宅、1919年內湖郭氏古宅(郭子儀紀念堂)、1930年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內湖公民會館)、1935年內湖橋紀念碑(近代複刻本)、1939年內湖路統制倉(糧倉)、1940年代葫蘆洲吊橋橋墩」等。

    相對於人文歷史,區內深具自然風光的親山步道,包括有3.5公里的金面山、4.8公里的忠勇山至鯉魚山、4.8公里的白鷺鷥山至康樂山與名舉山,以及人造的內溝溪景觀生態步道。除上述之外,區內知名的景點與活動還有「碧山巖開漳聖王廟、金龍禪寺、峰碧山圓覺寺、梘頭福德祠、大埤岸福德宮、全臺葉姓祖廟、龍船岩(石船)、圓覺瀑布、內溝溪生態展示館、白石湖休閒農業區、臺北市地理中心點紀念標、草莓季、內溝溪樂活夜櫻季」。
再者,區內除了有「國防醫學院、德明大學、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康寧大學(臺北校區)」等4所大專院校之外,還有「內湖、南湖、方濟、達人、文德」高中以及內湖高中等6所各具不同學風與教學特色的高級中學。其中臺灣戲曲學院緊鄰16公頃的內湖大埤與碧湖公園旁,不僅校園風光優美,也是全臺第一所12年一貫制的傳統戲曲人才養成學府。

垃圾山變公園綠地
    內湖區擁有「大湖、碧湖、成功、清白、彩虹河濱、成美右岸河濱、南湖右岸河濱、東湖樂活」等公園,其中又以擁有臺北市少數天然大湖泊且可踏青環湖的大湖(13公頃)與碧湖(16公頃)等兩座最為知名,早期碧湖公園旁的內湖大埤還可以讓市民划船。除上述這8座公園外,內湖還擁有全市第2座的復育公園。

▼1970年代鳥瞰內湖平原
    回顧此復育公園,其實就是在1970年9月間所啟用,位於基隆河畔窪地的「葫洲里垃圾場」。由於當年只採簡單的覆土倒棄法,導致後來成為堆積如山且環境惡臭的「垃圾山」。這個佔地15.5公頃的垃圾場,其垃圾堆置面積高達14.3公頃、體積有429萬立方公尺、高度最高曾超過60公尺。至1985年因新穎的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完工後,市府就關閉內湖的垃圾山。但歷經十多年的就地直接掩埋的垃圾山,除佔用基隆河行水區外,也嚴重影響附近的空氣、土壤、水源的乾淨。所以市府在中央的要求下,2006年開始清運垃圾山,前後花了8年時間,終於清完所有垃圾並規劃設計成今日可見的「內湖復育園區」。園區內有享譽國際的珍古德博士以及扶輪社所捐贈的臺灣原生植物外,也規劃設計諸如「裝置藝術、復育林區、陽光草坪、活動廣場、景觀廣場、觀景平臺、遊憩區、高灘地」等設施。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曾表示:「臺北市的第一個肺是大安森林公園,第二個肺是內湖垃圾山舊址、未來的復育公園。市府和市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將此地從『都市之瘤』變成『都市之肺』」。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
    位於內湖路一段、港墘路、瑞光路、環東快速道路、民權東路所圍的「臺北內湖科技園區」,面積達上百公頃,根據北市府產發局在2019年年底的統計,此園區共計有5,299 家企業進駐,從業員工人數有166,322人,年產值高達 4 兆 4,462 億元,居全臺所有科學園區之冠。回顧此一園區所在的時空發展,在1960至1980年代重劃之前,屬於內湖鄉的西南隅,是基隆河畔附近的農業區,區內仍可見農田、果園、磚窯廠、魚池等分佈其間。1988至1996年重劃階段時,由當年陳水扁、馬英九前市長團隊,規劃設計此區以無污染性且適宜臺北市未來可永續發展的輕工業用地為主,以市地重劃方式來整體開發此園區,面積高達143公頃,約5.5個大安森林公園,其中可作為建築用地的面積達96公頃。1996年至今,重劃開發後釋出的工業用地,為了健全臺北市產業機能均衡發展,以及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並且配合臺北市因應全球化過程中的產業結構快速變遷,所以變更原有的內湖輕工業區為「臺北內湖科技園區」,藉此來吸引國內、外較無環境污染且高產值的相關科技領域之研發、設計為主的廠商進駐。在沒幾年的光景之下,內科就打敗了竹科,躍身成為全臺身價最高的科學園區。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內湖區街景

⬤ 延伸閱讀
1.內溝溪生態展示館:https://www.neigousi.taipei/Default.aspx
2.內湖步道路線:https://reurl.cc/KAg7Wm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