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1文/圖 高傳棋(基金會特約作家)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臺北水窗口負責人接續彩虹之境第22期(2022/07)的上篇請點我觀看:【時空旅人】鶯歌小鎮的生活時空故事(上)(P.02)文化造街.厝邊逗陣 文化路在以前是鶯歌地區最為繁榮的街道,街上除了有各種店家、商行外,鎮公所、農會、火車站、輕便車道(可從鶯歌火車站到三峽舊街)、派出所等都在這裡。走在今日文化路上,原先北側是一道冰冷的鐵道柵欄水泥牆,經過在地人的努力下,在上面撰述了「文化造街.厝邊逗陣」一短文:文化路的老街屋是融合生活新舊的典範,私有空間不用高牆阻絕,不約而同地採用透空的女兒牆,讓街道的天空輪廓更輕盈。外來的建築風格總會加入地方特色,融為更豐富的形式。無論裝飾繁簡,每一棟老街屋都盡力把美好的一面貢獻給街市環境,更增添文化的豐富多樣。文化路上聚居著開拓有成的世家,以這裡作為經營發展的基地,成為鶯歌企業化的起點。文化是生活智慧的累積,融合發展成為文明,街市就是最具體的代表。由大漢溪畔到鶯歌石下的文化路,是近代漢人移民的發展路線,形成鶯歌最早的街市之一。在這裡可以看到鶯歌興起的過程:由勤奮墾拓到吸納人才技術,表現了臺灣先後移民融合的活力。「文化造街、厝邊逗陣」是協調創意的公眾藝術活動,大家在參與中了解文化環境,調和社區發展,讓這裡成為:「有文化的老街,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昔日鄰近大漢溪河畔的鶯歌老街(今文化路)今日的鶯歌老街區 走在今日由「育英街、尖山埔路、陶瓷街、重慶街」所構成的鶯歌陶瓷老街區上,除了上述由清末日治初期存留至今的傳統老街屋外,其餘大多是蓋建在戰後1960年代的透天厝與樓仔厝。這個老街區內也可見到由百年傳統磚仔窯所再生轉變成的DIY工作坊與賣場、以及位於鶯歌小學停車場旁的百年校舍古厝。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近年由公私部門所蓋建成立的「購物藝術中心」,裡面除有各種新舊陶瓷販售市集外,也有餐飲、展示等功能、諸如鶯歌光點美術館、鶯歌老街陶館、一六八陶瓷藝術中心、幸福主義生活館、陶趣天堂、旌源陶瓷館、益德藝術館、彩揚藝術中心、金玉滿堂藝術空間。▼鶯歌國小停車場裡的百年校舍建築物 然讓筆者最驚艷的莫過是位於尖山埔路81號1至2樓的「新旺集瓷」,該名稱是後代以當年創辦人許新旺的名字,來作為今日品牌之命名。1926年創辦至今即將滿百年的新旺集瓷,在這裡成立了全臺首個陶瓷觀光工廠,裡面規畫了「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陶藝教室、色彩教室、輕食吧、許家陶器品集瓷」等空間。 2樓的紀念博物館,不僅可以讓參訪者快速了解到鶯歌的製陶歷史,以及1926-1940年協興製瓦工場、1940-1970年協興窯業(燈塔牌)、1970-1980年協豐窯業(金鋼牌)、1980至今新旺陶藝(集瓷)等百年品牌生活故事與轉變外,也可藉由展場所呈現出的「古早車碗機、古早腳踢轆轤、腳動高壓成型機、噴釉機&篩粒仔」,以及1樓「泥漿槽、貯水槽」等古早機具與廠房空間,來一趟身歷其境之旅。鶯歌散步地圖 參訪新旺集瓷的觀光工廠後,訪客記得拿一份鶯歌散步地圖<來去鶯歌迺˙鶯歌玲瓏迺>,按圖索驥可以從中走讀或神遊「鶯歌陶瓷博物館、臺鐵鶯歌火車站、鶯歌石、三鶯桃花源、三鶯藝術村、鳶山風景區」等重要地標與觀光景點;「鶯歌光點美學館、陶聚、安達窯窯廠、新太源藝術工坊、樂陶陶」等陶瓷美學;「福德宮(百年土地公廟)、碧龍宮(龜公廟)、宏德宮(孫臏廟)、福興宮(老街土地公廟)、合興四角窯煙囪、中興四角窯煙囪、仁和窯大煙囪、百年榕樹、汪洋居」等宗教廟宇與在地小景;「穎村時光、Tina廚房、八條壽司、厚道日本料理、東街日本料理、新伯園餃子館、韋記包子店、北方小吃、阿婆壽司、鶯歌蚵仔麵線、太郎麵館、彰鶯肉圓、勇伯垃圾麵、鶯桃鴨肉冬粉、方記臭豆腐、阿嬤ㄟ豆花、日利素食、東昇醬菜園、順謚健康蛋糕」等美味餐館與特色小吃。▼巷弄裡,到處可見陶瓷創作的生活藝術健身賞景登山步道 鶯歌境內除了有聞名全臺的陶瓷老街外,近年來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整建美化了「格頭、阿日坑、碧隆、牛灶山、二坑、中坑、鶯歌石、妙善、妙音、孫龍、北靈、長壽、西鶯、松柏湖、忠義、幸福、三湖、東湖、望湖山、神龜、石雲、福源山、大湖山、東湖宮」等24條的登山步道。上述這些步道除了是在地人日常休閒踏青的好去處之外,更吸引在假日期間,來訪行旅尋覓走踏的好地方。尤其黃昏上去,除了可在山上享用山產佳餚外,更可飽覽三鶯地區的美麗夜景。 初來到鶯歌的訪客們,可先以鶯歌石為中心,沿途就近除可行經龜公廟、農林禪寺、孫臏廟等地方知名寺廟外,也可以上山走稜線抵達忠義宮、碧龍宮。宮廟廣場前一早也可看到當地早覺會與居民在此爬山健走、做早操、泡茶聊天、下棋唱歌。這條全長近2.7公里,來回需3小時的登山步道,可以一直走到與樹林交界的千年大榕樹。▼以鶯歌石為中心,登山飽覽三鶯美景(wiki commons)值得您我前來一遊 走在今日鶯歌陶瓷老街上,一入口處即可見到<鶯歌老俚語>:「鶯歌鶯歌,好天氤氤,落雨洘洘。做田要有好田邊,住厝要有好厝邊。樹頭那站乎栽,毌驚樹尾做風颱。上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心壞無人知,嘴壞上厲害。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打差誰人無。佛靠扛,人靠裝。十嘴九咔瘡。燒硘要會補,𣍐補會死某。燒硘要補空,𣍐補空會死尪。燒硘換白米,脹𣍐肥餓𣍐死。有錢人驚死,無錢人驚無米。燒硘欵,三工落雨要借米;三工好天就扮戲。鶯歌嘴對鳶鳥嘴,才會大富大貴。眾人同一心,黃土嘛也變黃金,三人四款心,賺錢不夠買燈心」。▼陶瓷老街入口的鶯歌老俚語 走讀此一俚語,除了讓人窺見這座號稱臺灣景德鎮,昔日農村生活與燒窯製陶的辛勞外,似乎也讓我們這個臺北盆地近郊小鎮,如何能在短短百年之間,集結超過千餘家的陶瓷相關產業鏈,從個體戶到大型工業廠房、從小店舖到大型文化購物商城、從傳統窯廠到觀光工廠。百年來所生產過的產品琳瑯滿目,從磁磚、琉璃瓦、衛浴設備等建築材料,到鍋碗瓢盆、花瓶、茶壺、器皿、玩具、燈具、裝飾品等居家生活用品;從笨重的陶瓷品到工業與醫療用的精密陶瓷。近年更因博物館、社區營造、地方創生下,更吸引老中青的文化藝術工作者進駐。 例如位於中正二路上,5位文化工作者,將一棟百年的土角厝,整修後取名「夥房」,每人依其專業與興趣,在此各司其職並展露身手,水墨、陶藝、花藝、書法、金工,甚至還有啤酒精釀師與廚藝美食品賞會,也可以製作茶碗與茶具,並體驗百年古厝瓦斯窯裡特有的茶道,以及陶藝教室、親子體驗營。 鶯歌除既有且已非常有特色,當年由簡學義所設計的陶博館之外。也有一座前後歷經蘇貞昌、周錫偉、朱立倫、侯友宜等4位縣市長,斥資21億元,由姚仁喜建築師領軍所設計的新北市美術館,即將在近期完工並對外營運。近年新北市也藉由「鶯歌.藝術城」,結合捷運開通、三鶯之心、三鶯藝術村、空間藝術特區、鶯歌陶博館與老街等軟硬體,來打造出產業觀光與文化藝術的新鶯歌風采,鶯歌值得您我前來一遊。⬤ 走讀散策1.夥房: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二路78號原為「全成陶器工廠」,如今古宅邀請藝術家進駐,重生成為藝術創作園地。2.新旺集瓷觀光工廠: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除了可以預約室內導覽及陶瓷花貼DIY手作課程外,也可以預約尖山埔老街一帶的戶外走讀散策。▼位於鶯歌後火車站一帶,用磁磚燒成的文化路觀光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