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間】建材銀行的教育之境

文 / 陳正哲、吳孟書
攝 / 曾憲嫻、侯成育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 陳正哲研究室

▼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坐落在原台糖的蕭壠廠區舊建築內

臺灣建材銀行的誕生
      近年永續環保的全球環境思維下,「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循環概念,昭示出一種將廢棄物再導回生產所用的迴圈途徑。意即當物品使用的生命結束時,應該要接續轉化為「營養」,以有別於過去「搖籃到墳墓」的由生產到廢棄之單向途徑。

      臺南市對應眾多文化資產與老屋之修繕工作,有鑑於目前舊料再利用途徑侷限於單一文資案場,期望能更深入探討前述材料循環之可能性,並增強社會大眾之「惜物」、「減廢」及「循環」觀念,遂首全臺之例創設文資建材銀行。於2017年7月由文化資產管理處擇定佳里區蕭壠糖廠紅樓作為據點,並委託南華大學陳正哲研究室團隊營運,透過舊材之收、存、整、用,以達到循環經濟、提升修繕品質之具體效益,同時併收獎勵臺南老屋再生、強化歷史街區保存內涵之效。

  文資建材銀行將原台糖建築空間轉換為行政管理、收受媒合、建材處理及教育推廣使用,室外腹地(原停車場)則作為舊料清理、儲放、整備及廢料臨時堆置等功能。對外也開始與學校等非營利單位合作,免費提供難以再回歸建築使用之材料辦理各類工作坊或活動,使建材再利用觀念能結合傳統工藝技術傳承或創意加值之設計發展。

▼建材銀行入口車寄

建材銀行與建築教育
面對專業者
      舊材要能夠順利被捐出、拆解、整理、再用,過程中需要多方的共識與協助,此間之不斷溝通協調,即為推廣教育之一環。
      其中首要面對的就是第一線的專業者,包括前期規劃設計運用舊材的建築師、設計師,以及後期負責舊料加工與施作的營造商、工匠。於設計端,建材銀行致力於提供眾多的材料種類、尺寸、數量以及建議,讓舊材能在最大利用、適材適所的狀態下,回歸到建築體上。於營建端,建材銀行則是做好材料的前處理與說明,使得施工的機械工具在進行後處理時能盡量降低折損。

▼同仁們會"逆向"仔細分解建築構件,分析編號及紀錄

面對高中職
      此外,在中學生的面向,由於建材銀行是一處永續再造的場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成為核心的教學課題。透過眼目微觀,判斷舊材的種類、榫頭的樣態、工匠的記號,用雙手的觸摸,感受舊材的質地與溫度,再經過嗅覺體驗氣味等感官的探索,增加與舊材的情感。接著讓學生實際動手去除舊材上的附著物,思考舊建材原本的用途、使用的部位等辨別;由學生親自感受舊建材的生命歷程,建立「惜物」的認知。

▼在高中、職教育現場中,依照建築舊材特性量身訂定教案,提供多元材料使用與申請方案。

      觀察現今的教育,傾向重視學生成果的完成度與心得感想,面對以教導學生專業技能為導向的高工職生,其將成果以自身技術呈現並不陌生,然而重點是必須多閱讀「經典」。由於建材銀行也是座無盡藏,具備了大木結構到小木細工的各式經典,可以使學生增加多元的產業視野和認識多樣的技術方式。我們也嘗試與傳藝匠師配合,讓學生使用手工具與製作做各種榫接,並將教材用3D建模製作記錄。傳統技術的再延續與舊建材的再利用,皆是循環,透過教育將有限的資源傳承輪轉下去。

▼在傳統與現代兼容並進,也透過實作來進行五感體驗。

面對兒童
      對於兒童建築教育,建材銀行具有「分解」上的獨特魅力。由於拆解過程是一種異於慣常之逆構築的行為、也會不斷揭露平時無法看見的隱蔽處,利用對其好奇可引發許多對於建築構成的知識討論;也就是透過怎麼拆,來教怎麼蓋。此外建材銀行裏的各部位構件與材料,宛如各式各樣的1:1實體模型,可讓兒童近身觀察各個單元的建築工藝,親手撫觸不同歲月的材質感受,更可以任意地發想「組合」,進行拼裝或混搭相異年代、風格建材單元之模擬實驗,創造自己的建築想像。

▼建材銀行在部分課程中置入親子共同課程,讓家庭一起動手。

建材收存小故事
龍崗國小宿舍
      建材銀行才開門,馬上就收到龍崗國小傳來日式宿舍拆除欲捐贈材料的消息,趕在拆除工人進場前先赴現場進行第一波收料,踏入宿舍剎那彷彿進入凍結時空,每個元素皆向我們透露著滿滿的年代生活味。回過神來先檢視樑柱、屋架等主結構,將可收取之木地板、木門窗先行拆出,再將關鍵處之屋瓦取下,讓後續重機具作業時能減少對建材的損傷。

▼在核心的"源自建築、回到建築"觀念外,更期待能有多元的使用讓材料再次回到循環。

      要離開前,室內那堆原屋主的書籍、自製竹釣具、真空管以及水電家戶門牌等,強烈地輻射出難道不要我們了的求救訊息。面對這些非建材卻是建材來源家庭的背景物件,雖然已超過我們業務範圍,但團隊仍默默地低頭進行檢視挑選,同時心中已浮現日後搭配建材媒合敘事,以及考量紀念生活者脈絡的想像。

      校方發包拆除的重機具進場了,一邊準備涼水與工地兄弟套套交情,一邊協調著怪手師傅掌握拆解的角度與方向,甚至藉著怪手斗杓上下屋架,這些都是為了取料的最大化與完整性。運回來的大料經過整理、記錄、媒合,首先進入了鹽水老街的街屋身上,剩餘的小料則特別製成一支支鋼筆贈予後代,水電家戶門牌等宿舍身分證則鑲在小門板上回贈學校,至於書籍物品目前則坐落於建銀一角,靜靜地傾訴著原初室內的部分生活情境。


      首案剛忙完,建銀的電話又響起,話筒的一端傳來麻豆頂街碾米廠有意捐贈材料的消息,然而這件事卻足足歷經兩年的咀嚼才完美落幕。兩年後要正式開拆了,這之前我們做了甚麼呢?首先是針對碾米廠的歷史進行考察,接著就不免對聚落發展、米糧相關事件一併探討,過程中必然地擴及對主人身世及工作內容的考察,逐漸進行著也必須對這米穀家族的關係成員一一進行口述訪談;然後,米穀工會的各種史料出現了,事業相關的往返書信出現了,老照片當然也陸續現身,這些都先數位化保存。而建築呢?先進行了影像紀錄,再測量與繪圖,再建立3D模型;還有碾米設備呢?先媒合新化街上的現役老米行,確定是否能提供可替換的元件,再媒合正在修復展示的後壁菁寮碾米廠,提供設備及其週邊的舊元素以豐富米業展示現場。

      最終,麻豆碾米廠從樑柱材料、門窗、局部設備、機具零件、周邊工具用品等,徹底的支撐了菁寮碾米廠的重生,同時還帶出了深邃的地方米糧發展歷史與軟硬體的記錄保存。好一個從碾米廠到碾米廠,兩年,是深刻的案例發展所需要的時光寬容,也讓建銀團隊無極限的投入。

      在現場拆除中 需要多面向的討論、精細的分析與討論。

▼團隊秉持紀錄者的角色進行田調測繪,多保留一些建物資訊,為這些歷史紀錄填上一筆

▼許多的捐贈人仍會不時的關心材料照料與使用,最終變成關心辦公室同仁,也是最好的家人。

建材的整用
      建銀的核心理念就是從建築到建築的材料循環,然而在這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中,其實會產生相當程度的材能衰退,導致原建材無法理想地再成為建材,此時就必須替建材尋求替代出路。

      從建築到景觀,是替代出路一,最常見的就是原來屋頂的瓦片,收料後因為瓦型不合、數量不足、細微裂縫等因素,而轉為地表景觀工程的鋪面、水道、圍牆等運用。

      替代出路二是--從建築到藝展,這是送建材去旅行、或是借建材給藝術家的概念,透過策展活動或是藝術創作,而將長時間乏人問津的建材,化身為展覽或創作。也有時候是建銀在收入建材單元後將其修復,再出料給原單位以供其做為現場修復展示說明之用。

▼建材們曾經梳妝,門窗巡迴展回到建材銀行的最終回展示。

      第三替代出路則是--從建築到物品,在材料整理過程中產生的小料或局部料,例如窗戶分解後得到框料、玻璃、五金而無法再用回窗扇時,運用設計與工藝將材料變成小產品;又例如建銀會將小料製成紀念品以回贈原屋主,同時也是一種送建材回家的概念。

      要達到從建築到建築是很不容易的,用心拆解、用心媒合、用心設計、用心加工、用心溝通…,各方條件俱足了,建材才有機會進入輪迴、轉而重生,也才不辜負原初遺愛人間的建築大體。五年來,建銀媒合了許多建築案場,最常聽到雙方屋主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兩家變親家了;而我們自己也常常對建材說:幫你找個好人家嫁了。這一切,就是把經手的材料當自己孩子的心情。

▼在一周年慶成果展示裝置前,第一案捐贈與第一案申請者初次見面

展望建材銀行
      面對時代價值典範的轉移,循環型社會是眾所追求的。建材銀行站在過去所累積的建物資產上,開創更多元廣義的永續性保存與利用、致力於善加延長建材之生命週期,避免建物因解體拆除即造成大量營建廢棄與歷史滅失。後續期更能扣合技術面、經濟面之需求與承載,進而對環境面、教育面之當代生活與歷史傳承,走上永續文化之路。

⬤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
地址:臺南市佳里區六安130號
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由106年開幕起,由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陳正哲言就是團隊努力經營迄今。提供文化資產、老屋修繕等材料循環使用,也與機關單位合作推行建材保存與復育研究。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 陳正哲研究室團隊

FB:https://www.facebook.com/MatsBank.TN
官網:https://tmach-hamv.tainan.gov.tw/

索取活動資訊 Get Event Information

姓名 Name
接收訊息信箱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