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城鄉風貌、景觀與建築的失控,在這幾年引起許多的討論,特別是環境美學的亟需提升,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基本應從基礎教育紮根;另一方面,在空間形式的創造上,如何從小由科普觀念的建構結合實作,讓構築的知識成為常識與技能,也是先進諸國(如北歐、日本等)近年在小學教育上嘗試置入的主要議題。針對前述的背景,長虹文教基金會從去年起即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合作,由我擔任策畫,針對台南市七股區的光復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量身打造屬於海岸鹽地的建築基礎課程與營隊,以課堂授課、動手創作、田野探訪、遊戲融入教學等方式,舉辦四天三夜的建築營活動,獲得熱烈的迴響。有鑑於去年的收穫滿滿,長虹基金會此次再度與我攜手,並透過社團法人台灣義築協會作為主要合作執行團隊,今年將營隊的觸角延伸至偏鄉的原住民部落,以南排灣族為人口大宗的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小為對象,籌畫近一年的課程與相關準備,於今年七月二十四日起展開為期四天的建築體驗營活動。
課程規劃設計在課程發展的核心思維方面,此次還是延續去年的課堂授課、參訪、實作、遊戲相互結合並行的模式,進行相關課程的設計。而為了避免內容與教學於現地衍生價值觀的衝突,我們特別也邀請熟悉排灣文化的台北科技大學分子系華國媛老師為志工群與小隊輔上一堂文化敏感度認知的相關課程,以讓教學的實施更可融入在地小朋友的生活經驗。
而在課程設計方面,有鑑於近年小學生態教育與環境教育的逐漸成熟,國小學童的環境認知能力逐漸提升,我們試圖將環境保護的視角進一步聚焦至環境美學、美感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課程架構中,除了針對世界的房子、在地的房子、原民的房子等風土與建築形式的關係之外,今年的課程相較於去年,更進一步試圖強調“原民傳統”、“環境教育”與“美感教育”三者之間的關聯,是故在課程內容中,深化“在地環境美學”之重要性,藉由授課、老部落導覽、走動觀察(攝影、測繪、部落地圖繪製)等方式,評析石門國小周邊環境之自然與人文特色、景觀美醜與改善對策等。而在“基本建築認識”的單元中,主要講解人類住居形式的演進,導入各種常用建築材料、構造、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疊砌式構造、柱樑系統、承重牆等)。此外,延續去年我們回朔現有小學環境教育教材中的防災課程,擷取“地震”單元,藉由「水平外力」衍生災害、逃生避難等議題進而講解建築物的各種防震手法(耐震、制震、隔震)。
本建築營的授課型態主要以課堂授課與實際操作(實作)為兩大主軸。前者的課堂講解固然重要,但考量建物構築常識的靈活性與小朋友的興趣、注意力等因素,我們在今年大幅度強化「實作」的比重,希望由體驗中學習、實際動手製作,以內化所需之知識與技能。因此,我們從第一天、第二天上午的lecture結束後,下午藉由南排灣耆老所帶領的「老部落遺址尋根」、「石門社區部落地圖繪製」等節目,以類似田野調查的實地走訪方式,讓孩子們共同討論,發現議題、尋思對策,建立學童對於環境的的觀察敏銳度與解決議題的能力。
如何落實建築觀念而列為本夏令營「重頭戲」的實作體驗「蓋房子」,我們調整了去年所開發的循序漸進的題目模式,強化1:1造屋的比重。分別是運用疊砌式原理分組製作石板屋的模型、二層樓木構建築系統的組立與拆除、以角材+帆布等構築具機能的房子等。前述的實作項目中,除了石版屋為縮尺模型以外,其餘課程皆為足尺的建築工程。在這些項目中,我們也必須注意小朋友的安全,特別是在二層樓木構建築系統的構建中,較高接合風險的項目多由志工、小隊輔、五六年級的同學執行,中低年級的小朋友則是負責搬運、紀錄、體驗為主。而在角材的構築空間過程中,其實是十足考驗小朋友的結構觀念(三角形的穩定原理)、繩結/橡皮筋綁紮技巧、皮層(帆布)與結構構件(角材)的組合關係等。
上述的實作,藉由不同限定時間、不同難易度任務的動手實踐,嘗試培養孩子們的材料運用靈感、空間敏銳度、團隊合作分工能力等。而孩子們的完成後,亦必須輪流講解這些作品的特色、概念、過程等,就好比“建築系評圖”的震撼,接受由老師、長虹夥伴、志工等組成的評審團考驗。例如在角材空間的驗收過程中,除了美不美?能不能用?我們評審團並鑽入每一個空間搖搖看、用用看,實際體驗“房子”的特色與優劣。
四天三夜的體驗營,在作品滿滿、小朋友收穫滿滿中於七月二十七日圓滿結束,在此特別感謝一路走來始終支持、鼓勵我們的長虹教育基金會夥伴、可愛靦腆但非常有耐心的小隊輔群、北科建築256研究室的血汗研究生志工們、義築協會侯君昊理事長與簡志明執行長、北科大分子系華國媛教授、艾波學院的龔紋莎小姐。當然,也深深感謝,石門國小謝校長帶領的團隊與部落的居民、孩子們,謝謝南排灣的熱情給我們所帶來的莫大感動。建築體驗與環境美學如何持續向下扎根,是長虹教育基金會近年持續關注之事,繼去年的台南七股、今年的屏東牡丹,下一年會在台灣哪個角落實踐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